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目录和摘要




2021年第3期目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 


(学科主持人:杨凤城教授)


杨凤城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代主持人语)


齐卫平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象塑造的话语表达


张   悦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铸造的革命精神实质


樊士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党的历史叙事


 中国边疆学研究 


(学科主持人:于逢春教授)
孙  勇,甘  娜,等胡焕庸线以西巩固脱贫成果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探究——以改建非典型二元结构为视点
郑长德民族地区技术缺口与创新发展
郭  锐,廖仁郎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沿边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语言国情研究 


(学科主持人:沈  骑教授)
沈  骑全球语言治理的三大问题(代主持人语)
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发展演变的特点与模式——以拉丁语、法语和英语为例
张治国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语言问题研究
张四红,刘一凡中国与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语言类型及治理

 教育学研究 


姚  威,胡顺顺,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联盟合作困境与发展路径
章梦雪,杨宇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云南与东盟跨境教育产教融合研究


 传播学研究 


张  立后疫情时代博物馆传播新样态及其路径研究
孙芊芊,段文婷我国漫改网络剧的叙事改编策略研究


 云南地方史研究 


李东红,牛  坤唐代中国西南边疆历史的整体发展——贞元册封南诏的过程、意义及影响再研究
方悦萌滇西历史治理与东西交流门户的形成与发展



2021年第3期摘要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


齐卫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象塑造的话语表达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塑造了光辉形象,以历史事实诠释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建党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了什么、还将如何干等问题,形成丰富的话语表达,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认知和评判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观察窗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回答干什么的核心话语,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回答怎么干的核心话语,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三件大事是回答干成了什么的核心话语,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回答还将如何干的核心话语。这些话语表达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追求、情怀、担当和贡献,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新征程,继续书写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张   悦|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铸造的革命精神实质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容丰富、特征鲜明、内涵深刻,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打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留下了一笔宝贵历史遗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以传统民本文化作为根脉、正确的理论指导作为依靠、丰富的革命实践作为根基,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作出的集体选择和形成意志锻造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尊重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尊重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展现了敢为人先、为民解忧、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等作风和态度,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实质的体现。新时代发扬革命精神,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征程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中汲取永远奋斗的力量。

   

樊士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党的历史叙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时代背景、发展过程、使命目标等,中国共产党建构起了具有奠基意义的历史叙事。政党历史叙事的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发展缘起,进而获取政治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党的历史叙事模式择其要旨,主要关涉五个方面:围绕“开天辟地”,诠释多重叙事角色;置身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情景,讲述建党使命;坚持人民立场,彰显历史叙事指向;勇于自我革命,契合中国共产党整体上的革命叙事话语;注重凝练革命精神,激活叙事动力。这五个方面分别对应叙事身份、叙事情景、叙事指向、叙事话语、叙事动力等要件,构建出了完整的叙事模式。此一历史叙事模式渐次回答了“凭何叙事、情景为何、为谁叙事、以什么样的精神展开叙事”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内在契合,贯通了民族、国家、人民、政党等多元主体,奠定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的基本样态。


中国边疆学研究


孙  勇,甘  娜,陈  朴|胡焕庸线以西巩固脱贫成果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探究——以改建非典型二元结构为视点
2020年中央提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术分析角度,新的西部大开发仍然要面临“胡焕庸线难题怎么破”的问题。在先前的有关讨论中被忽略的是,在人口分布突变线以西地区存在习近平强调完成全面脱贫之后如何巩固成果的问题,借鉴“非典型二元结构”的学理解构,在国家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最高决策层为发展西部地区几十年来尽一切可能调动人财物力,首先在西藏地区实行“总体供给”并形成了一种模式,进而在西部多个省区以总体供给形式进行了成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推动西部省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为解决西部省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基本条件。按照“胡焕庸划线原理”,从西部具有样本意义的省区,可以划出“胡焕庸线”的标准线与迁移线,这个思路对消解东西部不平衡的困局将起到解结的作用,从历史经验中得出西部地区相关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建议,可助推理论界破解“胡焕庸线难题”以及巩固脱贫成果的研究,并为西部省区进入全国“双循环”高质量发展大格局的探讨,提供取向性的思路。


郑长德|民族地区技术缺口与创新发展
创新是促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永续动力。民族地区总体创新不足,既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也说明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要素投入,经济发展尚处于要素驱动的阶段,而完全靠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受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和报酬递减的影响,是难以持续的。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新时代,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追赶经济发达地区,追赶的引擎不再是“大烟囱式追赶”,而是创新追赶。文章在对民族地区技术缺口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诊断出民族地区实现创新发展指数的制约因素。最后,利用“创新成功三角形”,提出了民族地区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认为要维持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并追赶经济发达地区,必须加强创新投入,进一步优化创新结构,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郭  锐,廖仁郎|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沿边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共振的复杂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新发展格局的开发开放前沿——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开放,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精准把握区域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国际环境挑战的关键一环。受制于发展理念、经济要素、跨境壁垒等不利条件,我国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长期难以充分发挥、跨境合作衔接不畅,致使其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深受阻碍。我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水平亟待提高,而加快加强跨境制度性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则是题中之意。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下,通过契合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开放的新机遇,创造性引导我国沿边地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价值融通和深度互动,充分释放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动能效能,应努力将其打造为我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性支点和前沿性窗口。


语言国情研究


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发展演变的特点与模式——以拉丁语、法语和英语为例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际交往的密切,导致人们对国际语的学习和认知需求与日俱增。历史上,拉丁语、法语和英语相继承担了辅助国际交流的功能,但程度各异。拉丁语和法语止步于欧洲的区域通用语,英语则进一步发展为全球通用语。三种语言的兴衰史表明,国际语的演变并非是偶然随机的语言兴亡与更替,而是遵循某些演化规律的。理论上,国际语的选择多种多样,但在实践层面更为偏好民族语言。国际语的发展路径遵循地理分布的层级规律,即从民族通用语到区域通用语再到国际通用语。语言外因素对语言的国际化不仅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国际语的演变通常滞后于国家的兴衰,新旧国际语的更替呈现出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


张治国|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语言问题研究
作为新兴大国,让更多的中国人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贡献中国力量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表现,也是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展现中国综合国力和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国际组织的参与却面临人才难选的问题:国际通用语(尤其是英语)水平高的人不懂业务,业务水平好的人国际通用语(尤其是英语)能力差,从而形成语言素养和专业素养之间的脱节。为此,文章根据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的基本性质和国际组织人员招聘的普遍要求探讨了国际组织参与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并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在国际组织的参与中,语言是一个问题,但我们也具备一些特有的语言优势。


张四红, 刘一凡|中国与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语言类型及治理
中国与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有30多种语言跨境分布,对其进行科学治理不仅关系到我国边疆地带语言安全,还与我国周边民族和邻国的和谐关系构建紧密相关,因此,中国与“一带一路”邻国的跨境语言治理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语言治理中非常敏感、复杂、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审慎对待和高度重视。充分了解治理对象并对其类型进行科学合理划分是语言治理的关键和前提,为此,结合中国周边跨境语言的境内外使用人口数量、语言活力状况、语言地位等因素综合考量,将其分为区域对称型、区域不对称型、国际对称型、国际不对称型等四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规划和方案,以创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国周边和谐跨境语言生活环境,维护我国边疆稳定和国家总体安全。


教育学研究


姚  威,胡顺顺,张  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联盟合作困境与发展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高校通过联盟的方式与沿线国家高校建立起众多国际合作平台,助推中国高校从联盟边缘走向中心。然而,当前联盟建设仍存在合作步伐落后、合作效率较低、区域影响力较小等困境,阻碍了合作的高质量发展。研究通过博弈理论模型,分析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支持力度较弱、我国高校国际影响力有限以及联盟成立的准备不足等3个方面。有鉴于此,建议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精准合作、增强制度约束等方面促进联盟制度建设,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联盟合作质量。


章梦雪,杨宇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云南与东盟跨境教育产教融合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格局变化、适应新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出的重大构想。后疫情时代多重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驱动中国大学发展理念变迁和发展模式变革,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使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跨境教育产教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图景。产教融合是提升跨境教育合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跨境教育产教融合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云南省与东盟跨境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情况和模式,构建其问题的透析模型,提出推动云南省高校、企业探寻跨境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理路,发挥云南省高等教育系统在推动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先导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南向”战略中落地生根。


传播学研究


张  立|后疫情时代博物馆传播新样态及其路径研究
突发疫情倒逼博物馆传播方式快速变化。以传播和弘扬文化为使命的“云游博物馆”“云看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使得博物馆传播面临市场布局不平衡、与经济协调融合不深入、主阵地效应认识不到位、文化资源传播总体显示度不充分等诸多困境。文章总结博物馆传播实践,探究博物馆传播理论,从丰富文化资源服务供给层面建立多元化服务平台,提升运营能力,扩大服务公众覆盖面;通过提升文化传播全民参与度,提高博物馆文化资源普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构建常态化、可持续、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传播新样态,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以应对当下公众需求和新技术背景下博物馆传播模式的挑战,推进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


孙芊芊,段文婷|我国漫改网络剧的叙事改编策略研究
在对我国漫改网络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漫改网络剧在叙事改编上的难点及暴露出的问题,从跨媒介叙事的视角来探讨其叙事改编策略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提出在对原著主题思想和叙事风格进行保留的同时实现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完美结合:在叙事改编时既要做到高度“还原”,也要注意做好“加法”和“减法”,增加叙事结构的完整性,删掉叙事内容中过度“中二”的部分,用符合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去尽量还原动漫的故事、人物、场景,转化人物关系,适当丰富情节,调整叙事结构和节奏。


云南地方史研究


李东红,牛  坤|唐代中国西南边疆历史的整体发展——贞元册封南诏的过程、意义及影响再研究  
“贞元册封南诏”有其深刻的政治传统与文化根基,是唐代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正史、地方志、唐代石刻,还有出土文物,可以确证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历史真相。从唐代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新视角出发,不仅可以看到事件对南诏、吐蕃、唐朝三方关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揭示唐朝重启西南边疆治理,推动西南边疆国家政治建设再出发的历史进程。作为“贞元册南诏使”的“云南安抚使”,以及云南安抚使司的设置,巩固和稳定了汉唐以来西南边疆的政治体系和文化取向,确立了中国历史整体性在唐代西南边疆持续发展的走势。


方悦萌|滇西历史治理与东西交流门户的形成与发展
滇西地区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印巴地区交往的重要门户。滇西地区拥有上述地位,是历朝治理与地方发展的结果。滇西地区演变为中原王朝对外交往的门户,反映出中国边疆的形成演变,经历了边疆与内地融为一体,含混的边陲演变为明确的边疆与邻邦,中原王朝的治策也相应改变的过程。


消息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微信平台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近期热点消息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tjglobalgovernance@163.com



语言与全球治理

审核:沈 骑

编辑:康铭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